添加時間:2021-08-14 11:28:40
2020年7月31日,習近平主席宣布北斗三號正式投入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產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這一新時期,有三大特點,或者說是三大轉移:
第一轉移是工作重點從建設北斗系統向發展產業轉移,著力推進北斗應用與服務產業,實現應用規?;?、服務產業化,和市場全球化;
第二轉移是產業發展從推廣導航技術本身的“北斗+”向賦能關聯產業的“+北斗”轉移,促進傳統產業數字轉型,帶動新興產業集聚融合創新,構建完善新興的智能信息產業;
第三轉移是整體政策方針從局限于行業化典型示范工程的傳統老舊模式向體系化推進區域性為主的綜合應用與服務新模式轉移。
這就是說,北斗產業進入綜合應用與服務全面體驗新時代,進入體系化推進和融合化發展新時代。
北斗系統,或者說是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價值是提供高精度的時間空間信息服務,關鍵在于后者的應用服務是用戶無限,應用無限,服務無限,而時空的一體化提供所實現的唯一性,實質上就是智能化的基礎和代名詞,以它們為基礎構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綜合時空服務體系,成為我們未來10-15年間的奮斗目標。
可以說,北斗新時空技術其落到實處的運作,應該以其為核心驅動力和主線與整體框架,通過融合創新與體系推進構建形成打造新興的智能信息產業和中國服務國家品牌,它們是可以與強國復興百年夢聯系在一起的,共同走向2050年,共慶百年夢成真的那一天。應該指出,中國信息產業孕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應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而是智能信息產業,它是目前許許多多熱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如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增強現實等等,真正的歸宿,它是劃時代的新興產業,而該產業的科技基礎是新時空科學技術,由此可見新時空科學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領頭羊。
同時應該指出,在使用智能和智慧兩個詞,形容當今產業和時代時,應該說是智能的提法更加確切,更加符合需要與實際。而智慧的提法有點過度和超前消費的味道,智慧更加包括有文化的味道,是很長遠以后的事情。
現在,恰逢“十四五”北斗產業規劃期間,是不是還要著力去推進行業示范工程,應該說必要性不大,做行業示范已經成為過去時了,或者說在五年前就該與北斗行業示范工程道一聲“拜拜”了。
本世紀初,當時的國家計委,現在的發改委,就已經開始推動衛星導航產業化專項示范工程,成為衛星應用產業化推廣的領頭雁,示范工程項目立竿見影,我國目前的北斗上市公司中相當多的公司,都得益于那個年代的應用示范項目。
后來,特別是近十年來的某些示范工程,逐漸成為套路,成為“八股文”,不針對存在問題,不研究市場需求,有的行業反反復復在做示范,連自己行業內都沒有去做示范,還能夠對于其它行業有示范作用嗎?
因此,示范工程有像點吃雞肋的感覺,棄之可惜,嚼之無味。由此可見,國家和政府投資,與所推進的政策,需要大幅度創新,需要適合北斗全面體驗新時代發展需要,北斗產業亟待體系化推進綜合應用與服務,這是北斗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北斗賦能多產業融合創新的需要,還是體系化推進資源整合、融合創新、開放協調、綠色共享發展的需要。
北斗新時空科學技術,實質上是為北斗綜合應用與服務提供了科學技術基礎,為了實現體系化的發展,從國家和政府層面出發需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和國家行動計劃部署,完善以科技創新、產業推進和條件保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產業發展體系,推動國家級的重大工程行動計劃,并且形成重大項目評估評價體系;
二是從新基建角度,做好多種多樣資源整合和系統集成融合創新的工作,按照基礎要素配置原則,從大安全、大數據、大鏈接、大計算、大服務等五大要素入手,全面構建公共科技服務和系統集成與產業創新大平臺,提供各種各樣的系統解決方案;
三是著力推進以區域為主的綜合應用與服務樣板間和試驗田工程,推進“雪中送炭”服務工程,堅持做實事、做急事、做難事、做大事、做好事的基本思路,把北斗時空信息高科技送往最需要的地方去,未來的北斗產業應該向深度和廣度進軍,要向中西部地區、老少邊窮地區、農民農村農業、人民大眾生命健康傾斜,真正做到科技服務的上山下鄉興農村、進廠入戶下基層,真正做到“雪中送炭,服務大眾”。
總之,從抗擊新冠肺炎的總體戰阻擊戰中,人們真正認識到,北斗新時空的最大創新是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國家和政府部門要有重點地布局,利用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以北斗新時空信息為引領,整合一系列智能信息產業群體,突破總體性、基礎性、通用性、關鍵性難題,形成城鄉一體化融合和諧發展的數字時空底盤、百花齊放的數字孿生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公共科技服務和技術支撐共享大平臺、北斗新時空服務體系提供商大平臺、應急救援和共享聯動的防災減災救災大平臺,以及管理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新模式新方法等,同時又應該在融合創新發展上下功夫,推進天地基融合、室內外融合、導航通信融合,以及多種多樣的技術與產業的融合,進軍推進自動化自主化智能化為主線的無人駕駛車輛、無人機、無人船和機器人領域,讓人民大眾具有更多的獲得感、自豪感、幸福感,在未來幾年內真正為國家做些建功立業的大事。
大家都在搜: 智能打樁定位系統、 智能壓實度監測系統、 智能路面攤鋪系統、 拌合站質量監管系統、 智能測斜儀、 智能表面沉降監測儀、 地下水位監測系統、 尾礦庫監測系統、 邊坡監測系統、 山體滑坡應急監測箱、 工程機械智能引導系統、 地面沉降監測系統
北京天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璣科技)隸屬于北京奧宇集團,是一家致力于北斗智慧工程應用的高科技企業。天璣科技以交通部公路院、中國水科院,北京地研發等為行業技術支撐,結合自身強大的研發實力,整合行業資源優勢,匯聚資深創業團隊,深耕行業應用需求,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為用戶提供一整套智慧工程建設全流程解決方案。
天璣科技成立以來高速發展,創新性的將北斗技術應用到公路、鐵路,水利、機場工程建設領域,以工程質量過程管控為核心,將隱蔽工程透明化,為業主和施工總包單位解決質量,安全、效率、管理等核心問題。已形成TJMC攤鋪系統,壓實系統,樁基信息化系統,TJ-Cloud變形監測等系統產品,從終端到平臺,硬件到軟件,產品銷售到全程技術服務為廣大業主和施工總包方提供完善的北斗智慧工程方案。特別是基于北斗的道路工程質量信息化系統成熟應用于日照交發,武漢交投,中建四局,南寧繞城高速等項目中,京雄城際,江巷水庫大壩,大興機場沉降監測等項目中也已全線選用,積累了豐富的成功案例,得到業界高度肯定和贊許。
天璣科技已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3A信用企業,國家、中關村雙高新技術企業等認證,取得軟件著作權10項,發明專利3項,是拓普康數字化施工產品核心代理商,已成為智慧工程領域的領軍企業。天璣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三顆, 尊為祿存星。天璣,主理天上人間的財富,喻為財富之星,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為業主提升管理,為業者提供保障,為行業積累財富。
天璣科技:北斗智慧工程系統方案專家--誠信,創新,專注,感恩